## 交通事故主责判定### 一、 简介交通事故的发生常常伴随着责任的认定,而主责的判定直接影响着事故责任的承担和赔偿的分配。准确判定交通事故主责是保障交通安全、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环节。### 二、 主责判定的依据交通事故主责的判定主要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》以及相关司法解释。具体来说,主要依据以下原则:1.

过错原则:

行驶机动车、非机动车、行人等交通参与者,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、法规,如有违反并造成交通事故,应负相应的责任。 2.

过失原则:

判定交通事故主责时,应以过失的程度作为依据,过失程度越高,责任越重。 3.

因果关系原则:

交通事故的发生必须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,即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与事故的发生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。### 三、 主责判定常见情况1.

机动车与机动车相撞:

抢行、逆行、超速、违反交通信号灯等导致事故发生,一般认定违反交通规则一方负主责。

两车均无明显违反交通规则,但一方未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,认定其负次要责任。 2.

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撞:

机动车违反交通规则导致事故,一般认定机动车负主责。

非机动车违反交通规则导致事故,一般认定非机动车负主责。

两车均无明显违反交通规则,但一方未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,认定其负次要责任。 3.

机动车与行人相撞:

机动车违反交通规则导致事故,一般认定机动车负主责。

行人违反交通规则导致事故,一般认定行人负主责。

两车均无明显违反交通规则,但一方未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,认定其负次要责任。 4.

其他情况:

醉酒驾驶、疲劳驾驶、超载、使用伪造、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,一般认定违反交通规则一方负主责。

突发事件,无法避免事故,则认定双方均无过失,责任均等。### 四、 主责判定程序1.

现场勘查:

交警部门会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,并收集相关证据,如车辆、行人、现场痕迹等。 2.

调查取证:

交警部门会对当事人进行询问,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、过程等。 3.

证据分析:

交警部门会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分析,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,认定事故责任。 4.

责任认定:

交警部门会根据证据分析结果,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,并出具事故认定书。### 五、 主责判定争议解决1.

协商解决:

当事人对事故责任认定有争议,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进行解决。 2.

行政复议:

当事人对交警部门的认定不服,可以向上一级交警部门申请行政复议。 3.

提起诉讼:

当事人对行政复议结果不服,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### 六、 总结交通事故主责的判定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,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。正确的认定交通事故主责是维护公平正义,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。

温馨提示:

驾驶车辆时,请务必遵守交通规则,注意行车安全。

行人过马路时,请走人行横道,注意观察来往车辆,确保自身安全。

发生交通事故后,请及时报警,并保护好现场,不要随意移动车辆或物品。

标签: 交通事故主责